二清问题如鬼魅般的困扰着绝大部分电商平台。
1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向某举报人士发送一份举报答复意见书,意见书显示,拼多多的主体上海寻梦公司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上海分行已要求其整改。
12月11日,电商平台拼多多就涉嫌“二次清算”及无证经营支付业务问题作出回应,称在2017年收到央行上海分行指导意见之后,已于当年引入具有支付和清算资质的平安银行进行全流程资金托管和结算,拼多多不在任何场景下触碰交易资金。
目前,关于拼多多再次涉嫌违规的传闻还没有更多的进展。
无独有偶,一位拼多多的模仿者却陷入了更大的麻烦之中。
随着淘集集的重组失败传闻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淘集集挪用商户资金,通过供应商资金来维持资本对平台拉新的要求引发更大的争议。
模仿我的脸,还模仿我的面。模仿者淘集集与拼多多一起落入了“二清”的坑里。
除了最近火爆的拼多多和淘集集,美团、有赞、蘑菇街等大量电商平台都曾有过二清的黑历史。
是利益还是无奈
平台二清的由来始于担保交易模式的兴起。
淘宝在开拓2C网购市场时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支付信任的问题。
淘宝团队琢磨了很多解决方案,比如模仿腾讯搞个淘宝币,研究PayPal,接入当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首信易,但最后发现这些都是支付方式和通道,都没办法解决淘宝问题的核心:信任。
最终,他们构思出了一个担保交易的流程。买家先把钱打给一个由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淘宝通知卖家发货,在买家确认收到货物后,淘宝才会将钱打给卖家,支付宝由此诞生。
电商平台担保交易也在诞生初始不断演进,其中大商户模式成为现有不少电商平台进行担保交易的解决方式。
所谓的大商户模式,即客户资金先划转至给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该平台二级商户。
以最近出事的淘集集为例。
用户在淘集集平台消费,完成支付后,资金是先存放在淘集集的某个银行账户里,待用户确认收货后,平台再将这笔资金结算给入驻平台的商户。
但由于淘集集为了快速融资赶超拼多多,过度补贴,导致资金面临巨大的缺口,于是它就在回款周期上动起了脑筋,回款从T+1到T+30,最后竟然到达了T+100,巨大的时间差,形成了相应的资金池。而这些资金就面临着无人监管,且存在被挪用的风险。
一般而言,传统意义上的“二清”可以认定为“主动”违规,通过大商户模式甚至虚假交易套取资金获得利息,一直是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过街老鼠”。
而“平台二清”实质上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从事担保交易业务的过程中,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业务层面出现了一定的资金存留,形成“被动二清”。
当电商平台交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沉淀的资金量足够大时,这种“大商户+二清”模式就可能出现卷款跑路、经营不善从而挪用商户资金等风险,这也是要打击平台二清的逻辑所在。
人行在银办发(2017)2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 》里,正式和明确规定了二清问题。
无证经营支付业务主要认定标准
(一)银行卡收单业务
1.以平台对接或“大商户”模式接入持证机构,留存商户结算资金,并自行开展商户资金结算,即所谓“二清”行为。
2.从事其他收单核心业务,重点关注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等业务活动。
(二)网络支付业务
1.采取平台对接或“大商户”模式,即客户资金先划转至网络平台账户,再由网络平台结算给该平台二级商户。
2.为客户开立的账户或提供的电子钱包等具有充值、消费、提现等支付功能。
此两条的理解如下:
1. 撮合平台自身以大商户模式单独接入第三方收款通道,资金留存平台账户后再自行开展清算。
3.无支付资质的平台给商户提供了在线二类电子账户的钱包功能。
平台二清是典型的违规行为,但是因为平台具有撮合的交易性质和资金账户内留存资金的利润诱惑,是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平台仍然会铤而走险的原因。
支付巨头垄断,彻底根治二清难度大
有人说,作为电商行业的祖师爷,淘宝一定提供了解决二清问题的解决方案,确实淘宝已经有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淘宝的支付服务是由持牌的支付宝提供的,他并没有以“大商户”身份对接支付宝,而是由支付宝分别向各个商户提供直接服务,淘宝与支付宝共享、共管商户。
在支付业务中,淘宝扮演的只是一个外包服务机构的角色。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淘宝与支付宝之间是唇亡齿寒的亲密战友,淘宝对于支付宝进行结算,共享商户信息肯定是毫无异议的。
可是如果是把淘宝换成拼多多,你就会发现事情就会有些微妙了。
一方面他绕不开支付宝的支付方式,一方面如果将用户直接推荐给支付宝,造成的局面可能是等于把自己的商户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而在拼多多与淘宝直接竞争的局面下,让商户彻底融入阿里建立的生态对于拼多多来说,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在国内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两大支付格局之下,我们发现例如美团、京东等平台商城虽然收购了支付牌照,但是仍然时不时会有二清的争议,就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支付体系使用客户数量与微信、支付宝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不使用会有市场流失,完全融入有碍于战略的进一步拓展。
而“大商户”模式虽然有不合规之处,但通过引入第三方合作银行资金托管的方式,对于账户进行有效监管,避免挪用等问题发生,整体的风险还是比较可控,而现有的监管方式也主要是监管约谈,要求整改为主。
现今,二清问题渐渐就变成了很多电商平台靴子里的一颗石子,不致命,可走起路来非常不舒服。但是,今后是否致命又难以判断。
技术破局,和二清说拜拜
电商企业的二清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因素比较多,根据金融的本质来分析,主要都是围绕风险,风险的依据是评估是否具备信任,风控措施是否到位。MallBook 二清解决方案是建立在银行账户之上,一方面还原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交易场景等;另一方面则通过银行的支付清结算能力即存管能力,可对平台交易的在途资金进行封闭式管理,杜绝了平台在特定账期内挪用商户资金的风险,从而有效规避“二清”风险。加上银行的电子回单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平台收入≠盈利的尴尬税务漏洞。
其次,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平台交易是累计信用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建立交易信用体系”,在帮助企业解决业务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响应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截至目前,锦江集团、中移物联、丸美股份、保利集团、汤成倍健等70余家国内500强企业陆续接入了MallBook 二清解决方案,迈入合规。
Mallbook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Mallbook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Mallbook",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Mallbook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wangxp@tr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