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分账系统的年费那麼贵,使用价值在哪?坚信这一难题困惑了诸多想对接分账系统的客户。因此,MallBook产品运营决策以文章内容的方式,详尽地解释一下,为何技术服务商的分账系统收费那么高?
简单来说,目前分账系统之所以年费高,是因为开发成本高,如IT程序员的工资高。
人员配置和时间预估,对接一套分账系统费用成本主要在于开发人员配置和对接的时间(工作量),假设我们对接一套系统,包含20个常规功能,需要同时对接小程序及APP端为例来说说需要多少费用。
人员配置:产品顾问1枚,技术人员1枚,运维工程师1枚,高级售后服务人员1枚,支付机构对接人1枚。
时间预估:
①需求梳理:7天,输出物为包含功能点,功能描述及优先级排序的需求文档;
②产品设计:3天,输出物为流程图,产品原型和产品需求文档;
③技术对接任务及排期:7天,API接口形式完成对接;
④商户进件:15天,由高级售后人员为客户提供商户进件,平台资质审查等工作;
⑤系统测试:3天,由技术测试人员对最后的系统运行进行测试,以保证系统稳定;
⑥后续运维服务:无法预估,系统在维保时间内,运维人员一方面需要不断维护系统,同时对系统进行迭代升级。
开始计算了:假如工作地点在厦门,每个人的平均成本按500元/天来计算(包含办公和社保等成本),免去后续运维服务部分,最后预估总时间为:7+3+7+15+3=35天费用大概是5*1000*95 =87500元,这还是不包括运维部分。如果包括年运维服务,大概在100000元上下。
上面说的是评估费用的大概思路,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同一个分账系统对接项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执行人来操作最后的时间差别会很大。比如在商户进件环节,如果支付机构的对接效率能够快速一些,那么对接的工作量会减少;在开发环节,如果客户需求简单,用标准API接口对接,那么对接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如果采用敏捷对接的方式,时间预估按小时预估会更准确;前期产品顾问服务完成后, 后面的不参与的部分可以不算工作量,开发团队放在郑州,天津等地方,成本也会降下来,如果团队里面有大牛级别人物,成本也会增加,以上只是一个思路让大家知道怎么去评估对接分账系统需要多少费用,遇到具体的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不过目前来看,MallBook 分账系统的年费会相对较为合理,这也是考虑到很多平台型企业刚起步,预算有限。所以,在服务费用方面,是完全给客户免除的,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Mallbook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Mallbook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Mallbook",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Mallbook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wangxp@trhui.com